近日,在成都大学附属医院的大力帮扶下,九寨沟县人民医院普外科迎来重大突破成功完成首例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SILC),这一成果标志着九寨沟县微创外科正式迈入“单孔时代”。
成都大学附属医院与九寨沟县人民医院的结对帮扶已有十余年,长期派驻专家助力当地医疗发展。此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多采用三至四个切口进行手术,术后患者腹部会留下明显疤痕,恢复时间也相对较长。而此次在成都大学附属医院肝胆外科主任冷书生教授的全程指导下,开展的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意义非凡。单孔腹腔镜技术(SILC)仅通过1个脐部切口就能完成手术,具有创伤小、康复快的优势,能最大限度满足患者对快速康复和美观的需求,被称为“微创中的微创”。
手术切口无痕手术过程中,冷书生教授以“关键安全视野(CVS)”为核心,现场向当地医生演示如何精准操作,有效规避血管胆道损伤风险,并指导完成首例SILC。术后,患者恢复情况良好,腹部几乎看不到疤痕,仅6小时就恢复了饮食。一位接受手术的46岁汉族患者梅朵(化名)激动地说:“原本以为要躺很久,没想到当天就能走路,伤口还藏在肚脐里,几乎找不到,医生们的技术太厉害了!感谢成都的专家带来这么先进的医术。”
为让这项技术真正在高原扎根,冷书生教授还开展了一系列学科共建活动。在理论教学方面,冷教授以《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CVS视角的技术与发展》为题,结合国际指南和本土病例,详细解析手术要点,强调规范化手术流程对保障患者安全的重要性。在临床实践中,带队教学查房,从病史询问到术后管理,全方位传递“全程质控”理念,针对疑难病例制定个性化诊疗方案。此外,冷教授还为九寨沟县人民医院肝胆外科的学科发展出谋划策,提出“以单孔技术为突破口,逐步提升科室在微创外科领域的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更好地为本地及周边患者服务”的发展理念。 九寨沟县人民医院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手术的成功只是一个新起点。未来,医院将进一步与成都大学附属医院加强协作,定期开展技术轮训,让单孔腹腔镜技术惠及更多高原群众。技术下沉的关键在于提升当地医护团队的自我“造血”能力,推动更多新技术、新项目在当地落地,让优质医疗资源真正触手可及。
此次单孔腹腔镜手术在九寨沟县的成功开展,填补了当地在该领域的空白,通过“手把手”带教,有效提升了本地医护团队的技术水平,为科室在微创外科领域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随着单孔腹腔镜技术的逐步常态化开展,九寨沟县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与成都发达地区同质化的医疗服务,将为把阿坝州打造为川甘青结合部区域医疗高地助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