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乡镇动态

以“三个典范建设”引领幸福草地建设

发布时间:2020-07-16
字体:
访问量:
分享到:

     今年来,草地乡紧紧围绕县委“三个典范”建设目标任务,深入践行“两山理论”,狠抓“五精理念,十六条措施”落实,以“党建为本、产业兴乡、文化塑魂、旅游赋彩、诚信筑基、和谐安民”六大主题为总抓手,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努力打造天蓝、地绿、水净、景美的绿色宜居幸福草地。

      一、在绿色发展上“引路子”,让美丽乡村“靓”起来 

     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贯彻全乡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按照县委“积极开展生态文明创建活动,全面构建绿色生产体系、生活体系”等要求,全力走好绿色发展之路。一是坚持生态优先,让绿色成为最美底色。始终绷紧生态优先这根弦,以绿色生态康养乡建设为抓手,坚持统筹“护、治、改、管”四个重点环节,压紧压实全乡14名生态护林员和河道管护员责任,抓好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护好12485.72亩的现有林地,结合土地增减挂钩工作,恢复基本农田112亩,严格落实“河长制”工作,不断夯实基础设施,全面整治境内5.9公里的环境卫生,加强生态环境治理,践行绿色发展,真正筑牢绿色发展的屏障。二是倡导绿色生活,让绿色成为最好风尚。不断创新工作方式,加强对群众的宣传教育引导,充分利用农民夜校、坝坝会、党员干部群、户主群等载体,推送讲解绿色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等内容6次,结合垃圾分类处置工作,创新开展“小手牵大手”绿色生活进校园、进农家活动和绿色庭院创建活动,发放低碳绿色生活倡议书200余份、分类垃圾箱309套1236个,引导群众养成绿色、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形成爱护环境、保护生态的良好社会风尚,促使群众自觉养成绿色健康生活方式。三是健全机制保障,让绿色成为最实追求。深入践行“两山理论”,严守环境质量底线,健全工作调度、销号管理、评比督查、奖罚兑现“四项机制”,建强党员先锋、巾帼妇女、七彩阳光“三支队伍”,压实机关干部包村、党员干部包片、公益岗位包段“三包责任”,积极探索党建引领环境卫生整治“433”工作法,推动基层环境治理,抓实全域环境整治“百日攻坚”行动,全面清理卫生死角和积存垃圾,实现乡村环境的提档升质,努力打造天蓝、地绿、水净的绿色宜居草地。 

       二、在全域旅游上“出点子”,让白马特色“显”出来

       围绕“建成全域旅游目的地”要求,依托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全力加快景区景点建设,持续提升完善旅游业态,实现文旅深度融合。一是“引+领”,打造乡村旅游微景观。搭上县委“全域旅游”顺风车,在“引、聚、领”上下功夫,结合县委组织的各项考察培训工作,积极动员组织乡村两级干部走出去“学”,将外地先进经验引进来“用”,支部带领群众“干”,先后争取项目资金553万元打造上草地村松树沟微景观和“熊猫谷”自驾游营地、下草地村传统村落、杨家湾村白马生态休闲农庄3个重点项目,争取240余万元实施下草地村河堤建设和农村公路抢险救灾工程,提升基础设施水平。同时,积极发展培养乡村旅游的延伸产业和旅游特产,种植重楼、白芨、党参、羌活等中药材280余亩,养殖藏香猪100余头、中蜂600余箱,努力留住乡“魂”,恢复乡“景”,点缀乡“色”,造好乡“点”,形成“一村一品、串珠成链”的乡村旅游特色点。二是“选+培”,打造白马文化体验区。紧紧围绕草地乡“白马民俗文化体验区”的发展定位,深入挖掘白马文化元素,探索开发上草地村熊猫谷自驾游露营地神话故事元素,积极配合县文旅局做好熊猫舞音乐舞台剧制作和非遗展演,加强对白马舞、登嘎甘㑇、川西藏族山歌为主的白马民俗文化体验项目建设,争取50万项目资金,在下草地村打造白马民俗文化博物馆,并将通过办好“涂墨狂欢节”、“敬老节”等特色节日活动,组建一支白马民俗文化展演队,进一步加强对白马民俗文化的传承和开发,把以白马民俗为主的民俗风情游作为草地乡群众致富增收的新门路,激发乡村旅游发展新动力。三是“专+精”,打造精品民宿示范户。坚持高品质的规划设计,挖掘和突出草地白马文化元素,以政府引导、支部带领、群众参与的基本理念,拟投入资金45万元,推行“支部+农户”模式,打造“吃在草地,住在草地,体验草地”的特色精品民宿,做好“民宿+旅游”“民宿+文化”文章,并结合优秀农民工回引培养工程,吸引优秀农民工和创业青年回乡创业就业,让民宿经济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有效途径和助推乡村旅游发展的“新引擎”。

      三、在脱贫奔康上“压担子”,让贫困群众“富”起来 

     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政治责任、最大民生工程、最大发展机遇,持续巩固脱贫成效,系统谋划乡村振兴,努力让群众早日过上幸福安康的生活。一是答好“责任题”,拉紧思想“防滑链”。坚持以强化责任落实制度为总抓手,严格聚焦“两不愁、三保障”,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饱满的为民情怀推进扶贫工作,召开“1+N”帮扶联席会6次、第一书记工作例会6次、驻村工作队谈心谈话会2次,建立驻村工作队员履职情况台账,每月定期研判问题,制定整改措施,不断压实干部职工、帮扶单位、帮扶责任人责任,做到心中有责、齐心尽责、包村履责、帮扶负责、驻村担责,用担当和实干解答好扶贫“责任题”。二是答好“政策题”,转动扶持“驱动轮”。严格落实“四个不摘”工作要求,充分利用“1+N”帮扶联席会和“机关夜校”、干部职工会议等载体,定期研判帮扶措施,加强对扶贫政策的教育学习。同时,结合“两联一进”群众工作,组织统筹122名帮扶单位干部和乡村两级干部全覆盖走访282户群众1024人次,科学分析家庭收入,全面摸排档外重点人员,密切关注临时困难对象,找准每个贫困户致贫、返贫、脱贫问题的“靶心”,做到问题整改“清零”,建立完善民生诉求、困难群众、稳定工作“三本台账”,解决民生实事32件,确保各项扶贫政策措施落实到实处,切实提升群众满意度。三是答好“帮扶题”,拧紧致富“增压阀”。对标脱贫攻坚“五个一批、六个精准”,精准发力、精细管理,坚定抓攻坚、补短板、强弱项基本思路,坚持攻坚期内帮扶关系不变、帮扶力量不减、帮扶措施不断,定期核查在库28户贫困户生活状况,对31名帮扶责任人和驻村工作队员持续加压加力,并坚持智志帮扶不断线,宣传脱贫典型,激发贫困人口内生脱贫动力,引导群众由“要我脱贫”向“我要脱贫”转变。用心绘制脱贫和奔康“双作战图”,定期研判帮扶工作开展情况、存在问题和整改措施,目前全乡产业扶持和就业发展106人,低保政策兜底74人,医疗救助扶持106人,坚持帮扶不松劲,解答好“帮扶致富难题”,带领群众奔小康。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