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草背景和政策依据
(一)起草背景
为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汛救灾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切实落实省委、省政府,州委、州政府,县委、县政府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决策部署,全面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把牢固树立“防范胜于救灾、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于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各个环节,扎实做好2024年全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最大限度地避免或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大力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尤其重要。为此,我局起草了《九寨沟县2024年度地质灾害防御预案(送审稿)》。
(二)政策依据
1.《地质灾害防治条例》
2.《四川省地质环境管理条例》
3.《阿坝州地质灾害防御预案》
二、主要内容
(一)全县地质灾害现状
九寨沟县为地质灾害多发区,泥石流、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发生频繁。经调查、排查,全县现有地质灾害隐患点684处,共威胁群众2.5万余人,威胁财产10.96亿元,对我县经济持续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了严重的潜在性威胁。
(二)诱发地质灾害因素
我县地质灾害致灾因素主要分为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我县地处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的大地貌单元过度的深切割高山峡谷地带,山高坡陡,地层岩石破碎,松散堆积层、高危高位危岩体、地震形成的碎屑物等是引发滑坡、泥石流、崩塌等地质灾害的主要自然因素。采矿、工程建设削坡、爆破、加载、弃渣随意堆放等活动是造成地质灾害的主要人为因素。此外降雨的空间、时间分布不均等极端天气也是诱发地质灾害的重要因素。
(三)地质灾害防范重点
1、重点防范时期。我县地质灾害的发生受降雨影响十分明显,除一些小规模崩塌和人类工程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发生时间具有不确定性,时间分布规律不明显外,地质灾害大多发生在汛期(5~9月)。因此,汛期(5~9月)是全县地质灾害的重点防范期。
2、重点防范区域。沿江河流域区域河谷及坡岸、旅游景区(点)是地质灾害防治的重点防范区域,其余区域为次重点防范区域(见九寨沟县地质灾害防范分区表)。
3、重点防范对象。受地质灾害威胁的城镇和集中安置点,特别是学校、医院、景区、厂矿等人口集中地和交通干线沿线。
4、重点防范灾种。泥石流、崩塌、滑坡。
(四)防治措施
1、健全组织机构;
2、加强领导,明确责任;
3、加强宣传,群测群防;
4、完善制度,及时处置;
5、预警发布,及时响应;
6、巡查排查,杜绝隐患;
7、加大治理,消除隐患;
8、加强配合,合力防灾。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