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草背景
为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全面提高党委、政府科学应对、高效处置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的能力。由县食安委牵头,修订形成了《九寨沟县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送审稿)》。
二、政策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四川省突发事件应对办法》《阿坝州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试行)》等。
三、主要内容
(一)总则。
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控制危害,预防为主、防治并重,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科学评估、依法处置的原则,全面提高党委、政府科学应对、高效处置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的能力。
(二)组织指挥体系。
在县委、县政府领导下,在县应急委员会的统筹协调下,九寨沟县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以下简称县指挥部)负责组织一般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处置工作,县市场监管局(县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以下简称县食安办)牵头组织开展应急处置和调查处理工作。事发乡(镇)党委政府在县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开展应对工作。
(三)运行机制。
各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应建立常态化值班值守制度,确保通讯畅通,及时处理应急事项。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进行综合性评估和趋势分析,研究制定风险分级分类标准和管理办法。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对牵头部门应于每年年底对下一年度突发事件发生发展趋势进行研判和预测分析,并跟踪研判,提出防范措施建议,报县委县政府及上级主管部门,抄送县应急管理部门。
(四)应急保障。
加强应急处置队伍建设,规范应急队伍管理,落实专兼职人员,配备应急装备设备,组织开展必要的应急培训演练,提高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快速响应及应急处置能力。健全应急专家队伍,为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方案制定、应急检验检测、危害评估和调查处理等工作提供决策建议。有关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应当设立信息报告和举报电话,充分发挥食品安全协管员、信息员、志愿者和社会组织的作用,畅通信息报告渠道,确保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的及时报告与相关信息的及时收集。
(五)预案管理。
本预案实施后,县食安办要会同有关部门组织预案宣传、培训和演练,并根据实际情况,适时组织评估和修订。乡(镇)人民政府和部门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对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分级应与本预案保持一致。预案编制应在风险评估和应急资源调查基础上进行,以确保预案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在预案编制过程中应广泛听取有关部门、单位、社会组织和专家意见,并进行评审和论证。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