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走进九寨沟 / 文化旅游 / 民俗文化

民族服饰

发布时间:2024-03-12
字体:
访问量:
分享到:

藏族服饰

一、上塘藏族服饰  九寨沟县漳扎地区款式分二种: 

    一种为藏族传统生活服饰:

一种为藏族礼仪接待服饰。

九寨沟县大录地区,为传统生活服饰,因该地区与若尔盖接壤,服饰上与我州安多地区藏族区别不大。

漳扎、大录地区(藏族服饰大同小异)藏族服饰的基本特色:男女都穿藏式长袍,大邻长袖,无扣,衣长及脚背系长腰带,冬装是羊皮袍、布面毡袍、毪衫,氆氇衫等。

帽子:有礼帽、毡帽、狐皮帽几种,礼帽多在出门或集会时戴。漳扎地区的妇女冬帽尤有特色:中年妇女为红顶圆形的白羊羔皮帽,年轻妇女为蓝顶羊羔皮帽,后有开口,戴时开门对着右耳,将左后羊羔皮翻上,现出红色衬布。

腰带:有布、毛、皮三种,布类有红、紫、绿、黄色、长约5米,妇女多用红或紫色,打结后垂至臀部。皮类腰带分银花袍带和铜花袍带两种。带的一端镶嵌一长形银块,银饰上又嵌上一至三颗玛瑙。

头饰:妇女15岁前扎一独辫,15岁开始编成若干细条,披于脑后,再集中成三股垂至臀部,再用二块长布条或十字氆氇与头发接起来。中间一条长至脚跟,布条上挂有方形或圆形银盘、玛瑙,珊瑚、银珠等。藏银耳环,耳环上嵌有三五颗玛瑙珠。脖上系一副玛瑙或珊瑚珠。胸前挂一方形或圆形银盒,盒的中心嵌有红或绿色玛瑙珠。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九寨沟一带出现了一种藏族礼仪服饰,从事宾馆,服务业的藏民多穿此服。女子礼仪服多为黑色彩边,大红腰带,白色衬衫。款式大方,色彩明快,对比强烈,线条优美,穿作简便。男子礼仪服饰为深红色的夹袍,领边多为人造仿豹或水獭皮。

二、下塘藏族服饰  白马藏族款式二种: 

    一种为流布于九寨沟县勿角、马家、郭元、草地等乡的白马藏族服饰;

    一种为平武县流行于九寨沟县勿角等乡的服饰。

白马藏族服饰的基本特色:白马藏族服饰别具一格。穿白色麻布衫、白色毪衫或青色布衫,衣领宽大,夏天敞领露胸。冬穿毪子夹衫,羊皮背心。麻布绑腿、脚穿麻鞋、布鞋或草鞋。女子头戴圆顶盘形黑色毡帽,帽上缠一串珠子或清代铜扣,所插尾羽较男帽更长。有的将头发植成数十根小辫,再总成一根大辫,加黑羊毛线拖于脑后,发辫上缀五至八个圆形鱼骨牌或海螺、贝壳或其它银饰,有的将发辫盘于帽上。女衫袖上和后肩均加红、黄、绿、蓝等条饰,下部为裙(上下合为连衣裙),前面两幅略撇开,后面叠为白褶裙,边缘花饰繁丽。胸前戴鱼骨牌,胸襟宽四寸,用各色三角形布镶饰。腰系宽约5寸红色毪腰带。系灰色围腰。随着历史的发展,男子已不戴圆顶盘形毡帽,只穿普通藏式夹衫或有面皮袄。

随着历史的发展,男子己不戴圆顶盘形毡帽,只穿普通藏式夹衫或有面皮袄。平武地区的白马藏族服饰对九寨沟县勿角等乡有一定影响,区别在帽子,帽为白色碟形毡帽,上插白雄鸡尾毛,斜戴于头顶。

回族服饰

中青年男子多以白色或浅色衣料着装。中青年女子以素妆为主。老年多以深色布料或皮料做长衣,既保暖又庄重。逢节日,不分年龄,高低,男子头戴“白号帽”,女子头搭盖头,进寺礼拜,或听阿訇讲《古兰经》。阿訇穿长衣、戴白帽外再包“得丝带”(白色丝绸带),每天做五次礼拜,在“开斋节”等重大活动中穿衣阿訇(最高学位的阿訇)身穿呢(毛)料印有阿文的衣服在寺内向穆民讲《古兰经》,回族妇女禁穿大鞋,在众人面前穿大鞋现大脚被视为不礼貌、无教养,故妇女解放前有缠足习惯。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信息